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汇总9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汇总9篇)

时间:2023-10-05 22:39:50 作者:XY字客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汇总9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一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其次,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学会聆听,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同时,自己在遇到苦闷的时候可以适当倾诉,这有益于身心健康。再次,要树立自信心,做到不卑不亢、大方自然。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做一个阳光向上、自信满满的新时代大学生。最后,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能够有效发展,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首先,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构建一个有效的社会实践系统,为大家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展现自己,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有效的人际交流。其次,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且配备专职的心理心理咨询师,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迷茫困惑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再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需要一个“人生导师”,开设相关课程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这一点,比如开始社交礼仪课程。最后,高校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不仅关系到人性,也关系到做人。高等教育也是育人的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乃是高校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同时,要注意培育大学良好的校风。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的大小,根本上在于一种氛围,校风能创造出一种潜伏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中的精神风范。

家庭能够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撑。家庭是人的第一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城市以及家庭结构还有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圈子。经济条件良好、民主开放的家庭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拥有较为良好的人际交往圈,这类大学生思维更活跃、更自信、更积极、更主动;反之,大学生则会有自卑、封闭以及不能有效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情况。因而,在经济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尽可能民主开放的氛围,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未来,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一)自我为中心,交往圈子很小

90后大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成长过程中不乏很多“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拥有家里绝对的话语权。而进入高校之后,与家里不同的是集体生活,同学之间需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而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的原因,导致很多同学会出现不适应,忽略其他人的感受,自我中心较为明显,而且交友圈子比较小,只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往。

(二)主动交往动机较低

大学生群体中,心理成熟度不够高导致出现影响交际的负面情绪,自卑是当前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每个学生出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处于较为敏感的青春期,自尊心极强。因为经济问题或者是长相导致的自卑会直接成为阻碍他们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性格因素,以及网络和社会上所宣扬的所谓“个性”,使得他们更是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营造一种他们所谓的神秘感。因而,缺乏主动交往动机是当前大学生极为普遍的一个情况。

(三)功利化倾向严重

社会很多不良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渗入到校园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印记。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的我国,社会生活里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公平问题、腐败问题等,这些使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各种变异。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学生之间出现功利化倾向,例如,过度关注自身利益,忽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存在相互“利用”的'情况,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在很大程度成为大学生有效进行人际沟通的障碍。

如今,随着大学的日渐开放,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日渐增多,社会上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也有投射。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冲动心理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育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如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

面子心理

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肯放低姿态,结果争吵起来。更有甚者,一个不让,一个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谁在威胁面前低了头,谁就是孬种,于是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封闭心理

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实际上他们是情感深沉,能帮人一帮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为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所累,始终处于疲倦状态,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只要紧张气氛松弛了,他们的热情一般能很快调动起来;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如过去曾赤诚待人,结果却遭致欺骗、暗算,因此对人渐存戒心,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学业屡屡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自以为是看破红尘,新的事物,新的活动难以再激起他的热情,看不到自己改造世界的力量,只想消极混世,了此一生。对于心理封闭的同学,最重要是要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大家要以更大的热情关心、帮助他们,不能简单予以责备,甚至孤立他们。

宽容心理

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但在和同学交流遇到意见分歧或对方有错误时,你是措辞生硬,直道其详,还是近取诸譬,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委婉地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另外,培养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来紧张的局面缓和得轻松自如;几句俏皮话能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话中消逝。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来说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突出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溺爱,很自然地构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人生观,习惯于站在自我的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忽视他人和群众,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群众利益的关系;不能或者不愿深入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忙他人,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2.自卑与退缩。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甚至身体素质的差别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构成层次感。个别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生,在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部分同学悲伤于自己长相不好,口才欠佳,缺乏幽默感等等。他们对人际交往个性敏感,对交往中的负面因素思考太多,总是极力回避,久而久之,逐渐构成自卑与退缩的性格,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虽然相对较少,但危害极大,不容忽视。

3.情绪化倾向。情绪化是自我控制与调节潜力不足的体现,证明了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幼稚。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情绪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随自己情绪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

4.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构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中学时代来说较为宽松和富有弹性。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这些交往需求迫切但交往技巧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挫折而导致情感的损伤,这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构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构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好处重大,措施如下:

1.优化人格。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大学生必须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和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热情开朗、用心果敢、自信宽容等优良品质,构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要善于向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学习,使自己的人际交往潜力逐步提高,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当然,人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地总结,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日趋成熟。

2.加强指导。发挥大学“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开设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心理课程进行群众辅导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上,把握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握他们的潜在意识和心态,帮忙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此外,还要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解答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使他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在心灵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提升校园文化建品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大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举办各种讲座联谊会和其他形式的活动,能够为学生带给众多人际交往的机会。这就使他们既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又在互相帮忙、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感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仅仅依靠大学师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完美并学会爱;对社会而言,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贫富差距,从而使大学生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正常的交往中去。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三

意见相悖是难免的,但是争论是很容易导致关系恶化的,一时的争口气破坏了友谊,不值得。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与人为善非常重要,就像有人说的,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和人相处,意见相悖也没必要非要和对方争论到底,避免和对方产生矛盾,不单单是为了别人,也是为自己留后路和情面。

每个人难免犯错,看到错误指出来不会让对方感激,反而有时让对方下不来台,丢了面子。保住对方的面子,有时也是在保住双方的友谊。如果事事斤斤计较,反而会给自己增加敌人。直接对别人进行批评或是指责很容易,但是是让对方感到难堪的,不如退后一步,给对方和自己都留几分体面,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犯错是难免的,勇于承认错误不仅仅证明你很有勇气,也证明你有改过的想法。人际关系难免产生不愉快,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会舒缓彼此之间的不愉快,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有担当的表现。犯错要改正,不要承认了错误就完了。知错就改才是真的负责任。

如果在犯错之后学会用自嘲的方式来缓解双方之间产生的不愉快,可谓是升级般的承认错误。不仅让对方开心,也给对方留下自己的好印象。学会自我批评也是进步的开始。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四

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是很常见的,家长和学校方面应多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方法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其次,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学会聆听,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同时,自己在遇到苦闷的时候可以适当倾诉,这有益于身心健康。再次,要树立自信心,做到不卑不亢、大方自然。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做一个阳光向上、自信满满的新时代大学生。最后,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能够有效发展,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学校方面

首先,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构建一个有效的社会实践系统,为大家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展现自己,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有效的人际交流。其次,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且配备专职的心理心理咨询师,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迷茫困惑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再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需要一个“人生导师”,开设相关课程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这一点,比如开始社交礼仪课程。最后,高校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不仅关系到人性,也关系到做人。高等教育也是育人的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乃是高校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同时,要注意培育大学良好的校风。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的大小,根本上在于一种氛围,校风能创造出一种潜伏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中的精神风范。

(三)家庭方面

家庭能够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撑。家庭是人的第一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城市以及家庭结构还有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圈子。经济条件良好、民主开放的家庭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拥有较为良好的人际交往圈,这类大学生思维更活跃、更自信、更积极、更主动;反之,大学生则会有自卑、封闭以及不能有效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情况。因而,在经济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尽可能民主开放的氛围,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未来,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一)自我为中心,交往圈子很小

90后大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成长过程中不乏很多“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拥有家里绝对的话语权。而进入高校之后,与家里不同的是集体生活,同学之间需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而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的原因,导致很多同学会出现不适应,忽略其他人的感受,自我中心较为明显,而且交友圈子比较小,只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往。

(二)主动交往动机较低

大学生群体中,心理成熟度不够高导致出现影响交际的负面情绪,自卑是当前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每个学生出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处于较为敏感的青春期,自尊心极强。因为经济问题或者是长相导致的自卑会直接成为阻碍他们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性格因素,以及网络和社会上所宣扬的所谓“个性”,使得他们更是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营造一种他们所谓的神秘感。因而,缺乏主动交往动机是当前大学生极为普遍的一个情况。

(三)功利化倾向严重

社会很多不良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渗入到校园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印记。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的我国,社会生活里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公平问题、腐败问题等,这些使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各种变异。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学生之间出现功利化倾向,例如,过度关注自身利益,忽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存在相互“利用”的情况,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在很大程度成为大学生有效进行人际沟通的障碍。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五

很多人都知道人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的第一点就是要学会微笑,一个微笑,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加很多分的,所以,见人微笑这一招一定要学会。

第二点: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些时候,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或许总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否会让对方不好意思回答,从而问出是否好意思回答等等问题,有些时候这些话会让我们觉得生疏很多,不如多问问为什么,如果对方不相回答你的问题,我想他会想办法避免这个问题,这时候他不愿意回答或者转移话题之后,你就千万不要继续追问了,这样做会显得你很没有礼貌,很不懂事。

第三点:说话要留有余地

其实人与人之间还是要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产生更多的感情,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聊的太深,毕竟刚刚见面你也摸不清对方的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所以千万别让自己说的话,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说话要适可而止。

第四点:扫兴的话千万不要说

有很多人都会说出一些让人讨厌的话,刚认识的朋友,千万别说什么扫兴的话,或许你以为自己是在开玩笑,但毕竟你们还不是真的很熟,有些玩笑话不如在熟悉之后再去说,这样也让人觉得你很懂礼貌。

第五点:拒绝

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因为对方的一些小恩小惠,就觉得自己一定要为对方做些什么,当然更是有些人专门为了有事找你帮忙的这种,这种时候,如果你能帮忙的时候,就帮忙。不能帮忙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去回绝对方,你的沉默会让对方觉得,这件事或许有商量的余地。

第六点:换位思考

与人交流的时候,这一点更要注意,因为你所说的话有可能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所以这时候你说话之前最好换位思考一下,看看自己要说的话,会不会另对方觉得你很不礼貌等问题出现。

第七点:对事不对人

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事让自己显得很生气,很气愤,但是千万不要把脾气发在任何人的身上,这样做只会让你显得不懂事,从而以后人们都会疏远你。

第八点:大方

交流的的过程中,对方会根据你的表现,给你这个人打分,如果你表现的很大气,对方会觉得你这个人可以深交,如果你表现的很小气,或者很不成熟的话,说不准这个人以后就会疏远你。所以,做人一定要大气。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六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1、培养自己的核心价值

自己优秀了,优秀的人自然都会向你靠拢。不要年纪轻轻,满脑袋都是人脉。优秀的人看得懂你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可以伪装。

2、学会适当拒绝。

没有人是万能的,哪里都需要你的身影。习惯性地讨好别人,比人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3、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

这个世界,除了你的亲人,没其它人有义务对你好,遇到善意,请一定知道珍惜和感恩。

4、刻意维护的关系长久不了。

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压迫,捆绑,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5、不要靠出卖一个朋友的隐私来取悦他人。

朋友信任你,才会表现出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一面。作为朋友,应该珍惜这种信任,而不是有朝一日将这些作为谈资。

6、说话别那么大声。

7、切莫交浅言深

对不熟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热情和嘴巴,适当有所保留。尤其小心自来熟的人,他们很多只是出于习惯的热情,根本没有走心。

8、不要以为真心付出的,别人就该欣然接受。

无论是感情还是物质,如果对方不接受,那对他就是一种负担。如果非要勉强,于己于人,都不是好事。

1.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比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要遵守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换位原则、以诚相待原则、礼貌原则、互利原则。

我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老师以及与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探讨不同的学习方法,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总之,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人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人际交往的作用,都会为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

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则,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4、互助互利原则。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5、讲究信用。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

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家空欢喜。

6、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1)学会推销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推销自己。自我推销其实就是一个人自愿地、有意识地告知他人关于自己准确的某些详细情况。中国人大多很含蓄,情愿自我隐瞒,这使得他人根本无法了解我们,这便给人际交往带来了障碍。一名善于交往的人首先要学会推销自己,你就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2)注意语言技巧。人际交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与他人交谈,而交谈却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充分运用语言艺术,展现个人的才能,一定要做到以下要点:一是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善于寻找话题,激发他人参与的热情,语言要准确、精练、中肯、切题、有条理;二是讲话时态度要真诚热情,达到沟通心灵,互相交换思想的目的;三是在群体场合应照顾到在场的每个人,不要伤害别人;四是讲话还要因时、因地制宜,注意语言表达效果,掌握分寸,区别对待。

(3)学会换位思考。每一种人际关系都是独特而微妙的,但是,只要你努力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就有可能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所以自私心理比较强,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缺乏换位思考。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利益共享,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而不是任意一方单方的付出。要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聚力和学习效率。有人统计,不良的情绪使脑力工作者的学习效率降低70%。

2、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研究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具有以下益处:给个体以稳定感和归属感,使个体提高宽容和理解的能力;给个体以学习社交技巧的机会,使个体获得社交的经验;给个体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

3、人际关系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和溃疡病等等。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七

为了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我们选取信阳师范学院、广东医学院等中东部高校作为调查地点,以自填问卷的方式和集中填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68份,有效回收率85.3%。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缺乏交往的主动性、社交能力普遍较差、对自身沟通表达能力的不肯定、交往中多处于被动角色以及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成为该群体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而性格、兴趣、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和年龄等成为了影响人际关系的前五位个体因素;老师对大学生沟通表达的重视程度、学校课程设置及推广、外部兼职机会等构成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外部因素。

校园活动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大学生校园活动的参与情况是其人际交往状况及能力的重要表征。

1、大部分学生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担任或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39.1%;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60.9%。由此看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没有担当过学生干部的经历。

2、多数大学生参加过校园文化活动

至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在被访大学生中,参加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占绝大多数,占到74.8%,而未参加过校园文化活动的仅占到25.2%。

3、不少学生没能认识到加入社团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加入社团者多数为培养兴趣爱好

加入学校社团是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的重要途径。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4.9%的大学生没有加入过社团;加入过1个社团的占33.3%;加入过2各社团的占28.0%;加入过3各社团的占11.5%;加入过4个、5个和8个社团的分别占1.4%、0.5%和0.4%。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认为社团活动对人际关系“影响很大”的大学生占8.5%,认为社团活动对人际关系“影响较大”的大学生占35.0%,此两者合计比例为43.4%,不足一半;认为社团活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说不清”的大学生占25.9%;认为社团活动对人际关系“影响不大”的大学生占28.6%,认为社团活动对人际关系“没影响”的大学生只占2.0%,此二者合计则为30.6%,约占到三分之一。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加入社团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的占到56.5%,超过了一半;其次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和“锻炼能力”的被访大学生各占15.5%,均占较少比例;仍有部分学生加入社团是为了“打发时间”、“休闲放松”或其他原因加入社团的,均占到5.0%左右。

1、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状况

(1)被访者普遍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大學生对于人际关系作用的看法,普遍都倾向于认为人际关系是重要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大学生中,认为人际关系“很重要”的占到34.9%,认为人际关系“比较重要”的占到48.3%,单此两项合计就达到83.2%,再加之认为人际关系“一般重要”的占到15.9%,此三项合计可高达99.1%。而认为人际关系“不太重要”或“不重要”的学生仅不足1.0%。

(2)大学生对人际关系作用的认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作用的认识表现在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上。一是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在被访大学生中,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影响很大”的占18.0%,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影响较大”的占43.6%,此二者合计则占61.7%,接近三分之二;而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说不清”的占20.5%,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影响不大”的占15.9%,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没影响”的仅占1.9%。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普遍都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都是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二是人际关系对生活的影响。至于大学生对“人际关系对生活的影响”的看法,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人际关系对生活“影响很大”的占23.6%,认为人际关系对生活“影响较大”的占51.1%,此二者合计则占74.8%,接近四分之三;而认为人际关系对生活的影响“说不清”的占16.6%,认为人际关系对生活“影响不大”的仅占8.3%,认为人际关系对生活“没影响”的不足1.0%。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对生活是有影响的。

三是人际关系对工作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对工作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在被访大学生中,认为人际关系对工作“影响很大”的占43.6%,认为人际关系对工作“影响较大”的占44.3%,此二者合计则占87.9%,超过五分之四;而认为人际关系对工作的影响“说不清”的'占9.0%,认为人际关系对工作“影响不大”的仅占2.7%,认为人际关系对工作“没影响”的不足1.0%。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对工作是有影响的。

2、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数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有较高关注度,但却认为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也大多对人际关系持关注态度。在被访的大学生中,对人际关系“经常注意”的占到51.1%,超过了一半;对人际关系“偶尔注意”的占到39.4%,此两项合计就高达90.5%。而对人际关系“不注意”或平时“没想过”的总共不足10.0%。

尽管多数大学生对人际关系保持较高关注度,但他们的期望与现实情况往往是不一致的。大学生总体上认为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并且平时比较注意,但真正“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却并不占多数。在被访的大学生中,只有33.2%认为自己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认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占36.9%,再加之持“不清楚”模糊状态的169人,二者合计所占比例高达66.8%。

对于大学生而言,宿舍内人际关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实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状况:在被访的大学生中,认为宿舍人际关系“很好”的占45.2%,还不足一半;而宿舍人际关系“还行”的就占49.1%,接近一半;不过,宿舍人际关系“说不清”、“不太好”或“很差”的大学生也为数寥寥,只占5.7%。这说明多数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状况一般,尚有待进一步改进。

(2)多数大学生缺乏与人交往的主动性。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多的表现在大学生的主动性方面。在被访大学生中,表示“愿意”与陌生人主动交谈的占43.0%,尚不足一半;而表示“不愿意”与陌生人主动交谈的则有约三分之一;持“无所谓”态度的约占四分之一。

在对待陌生人的态度问题上,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表示会“真诚相待”陌生人的占50.5%,勉强超过一半;而表示会对陌生人“小心谨慎”的占到45.5%,居然接近了一半。另外,还有4.0%的人表示对陌生人会“尽量躲避”。

对于是否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发表看法的情况,在被访大学生中,表示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发表看法的占到46.4%;而表示没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发表看法的占到27.2%,超过了四分之一;另外,持模糊态度“不清楚”的也有26.3%,超过了四分之一。

同老师的沟通状况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表现。调查发现,在平时,大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被访大学生中,“经常”与老师沟通的仅占9.3%,“偶尔”与老师沟通的占18.5%,两项合计仅为27.8%;而“极少”与老师沟通的就占47.9%,“从不”与老师沟通的占到24.3%,此两项合计则其所占比例高达72.2%。

(3)大学生社交能力普遍较差。社交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社交能力不容乐观。在被访大学生中,认为大学生社交能力状况“很好”的占5.4%,社交能力状况“比较好”的占29.5%,此两者合计占到35.0%,刚刚超过三分之一;认为社交能力状况“一般”的占55.7%,超过一半;认为社交能力状况“不太好”的占8.1%;认为社交能力状况“很差”的占1.1%。

(4)大学生对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不太肯定,沟通更看中“语言”因素。调查发现,对于自己的沟通能力状况,大学生普遍不太肯定。在被访的大学生中,对于自己的沟通能力状况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7.5%;表示“比较满意”的占32.7%;表示“一般满意”的占45.6%,接近一半,表示“不太满意”的占14.2%。

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状况的调查发现:在被访大学生中,表示“很容易与他人沟通”的占63.1%,接近三分之二;而表示“别人经常不理解自己的话”的占6.5%;表示“反复叙述才能表达清楚”的占30.3%,约占到三分之一,这一比例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于“沟通时应注意的因素”这一问题,在被访者中,有70.8%的大学生认为是“语言”,占绝大多数;有11.5%的大学生认为是“表情”,有11.0%的大学生认为是“心态”,只有5.9%的大学生认为是“动作”。

(5)大学生社会交往中多处于被动角色,应对“冷场”策略不一。我们对于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角色的调查,其结果更值得我们思考。在被访大学生中,社会交往中作为“主角,引导谈话的主题”的占33.9%,约三分之一稍强;作为“配角,被动跟随他人谈话”的则占61.1%,接近三分之二;另外,还有4.9%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常常被忽视”。

对于沟通中的冷场状况,大学生的应对策略各有不同。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在面对沟通中的冷场状况时选择“保持沉默”的占16.0%;选择“引出新话题”的占73.2%;选择“借故走开”的占6.5%;另外还有4.3%的大学生根本“不知所措”。

(6)部分大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在被访大学生中,能够“清晰准确”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仅占9.3%;能够“比较准确”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占49.7%,不到一半;可以“一般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占34.3%;“需要重复表达”的占1.8%;还有4.8%的被访者“不善表达”。

1、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体因素

大学生个体背景情况构成了影响人际交往的内部因素。而调查数据显示出性格、兴趣、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和年龄等成为了影响人际关系的前五位个体因素。

(1)性格因素。超过一半的被访者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第一位的因素主要是性格。就被访大学生的回答中,对于“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一位因素”的看法情况如下:超过一半人次的被访者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因素是“性格”,占57.6%;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因素是“年龄”的人次占13.5%;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因素是“兴趣”的人次占10.2%。而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因素是“地域”、“文化程度”、“民族”、“家庭结构”或是“其它”的回答人次都不多,均不足10.0%。

(2)兴趣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位因素集中于兴趣。在对于“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位因素”的回答中,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位因素是“兴趣”的人次占33.9%;認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位因素是“文化程度”的人次占22.6%,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位因素是“性格”的人次占20.0%,而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位因素是“地域”、“家庭结构”、“年龄”、“民族”或是“其他”的回答人次都不多,均不足10.0%。

(3)文化程度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集中于文化程度。对于“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的看法,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是“文化程度”的人次占30.3%;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是“兴趣”的人次占20.7%;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是“年龄”的人次占14.4%;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是“家庭结构”的人次占13.5%;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是“性格”的人次占11.5%;而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因素是“地域”、“民族”或是“其他”的回答人次都不多,均尚不足5.0%。

(4)家庭结构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主要是家庭结构。对于“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的看法,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是“家庭结构”的人次占20.6%;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是“兴趣”的人次占20.2%,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是“年龄”的人次占19.4%;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是“文化程度”的人次占17.9%;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是“地域”的人次占12.3%;而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四位因素是“性格”、“民族”或是“其他”的回答人次都不多,均尚不足10.0%。

(5)年龄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主要是年龄。对于“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的看法: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是“年龄”的人次占24.3%;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是“地域”的人次占23.2%;認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是“家庭结构”的人次占19.5%;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是“兴趣”、“民族”、“文化程度”的回答人次都不多,均在10.0%左右;而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位因素是“性格”或“其他”回答人次就更少,均只占到不足5.0%。

2、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学校因素

老师对大学生沟通表达的重视程度、学校课程设置及推广、外部兼职机会等构成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外部因素。

(1)大学老师对大学生沟通表达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学老师对沟通表达的重视程度往往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大学老师对大学生沟通表达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在被访大学生中,认为其大学老师“经常强调”沟通重要性的只占29.3%;认为其大学老师“偶尔强调”沟通重要性的占59.4%;其大学老师“从不强调”沟通重要性的也有11.3%。

(2)大学中有关人际交往的讲座不多。学校开设有关人际关系的讲座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发现,被调查大学生所在学校开展关于人际关系讲座的情况并不乐观:在被访大学生中,认为自己的学校关于人际交往的讲座“很多”的只占9.1%;有41.5%大学生表示自己学校关于人际交往的讲座“一般”,不到一半;表示自己学校关于人际交往的讲座“很少”的占40.8%,将近一半;而有8.6%大学生则表示自己学校关于人际交往的讲座根本“没有”。

(3)明确知道所在学校开设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课程的人数不足一半。所在学校开设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的重要途径。但调查数据显示明确知道所在学校开设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课程的大学生并不多。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6.9%的大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开设有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课程,不足一半;有27.9%的大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课程;还有25.0%的大学生根本“不清楚”其所在学校是否开设有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课程。

谈到是否希望学校开设此类课程时,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渴望与期待:在被访的大学生中,高达70.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开设此类课程;只有7.2%的大学生表示“不希望”;有18.8%的大学生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还有4.0%的大学生表示“没想过”。

(4)大学期间做过兼职的过半,过半的大学生认为兼职对沟通能力影响较大。兼职对于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是明显的。调查数据表明:被访的大学生中,在大学期间做过兼职的占到58.5%;没有做过兼职的大学生占40.6%。至于兼职对沟通能力的影响,多数大学生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被访大学生中,有16.3%的大学生认为兼职对沟通能力“影响很大”,有37.8%的大学生认为兼职对沟通能力“影响较大”,二者合计占到54.1%,超过一半;另有28.6%的大学生认为兼职对沟通能力的影响“说不清”,而只有很少大学生认为兼职对沟通能力“影响不大”(14.1%)或“没影响”(3.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八

第一,要有容人之量。人际关系中,有时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个中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当何以处之呢?一种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另一种方法,则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毫无疑问,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后一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做人要厚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别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红,不能嫉妒;别人有了问题,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更不能给人“穿小鞋”。

第三,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增加人情味。

第四,要诚以待人。诚实是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诚,更要有一些侠骨柔肠,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使人如沐春风,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第五,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在你选择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好人缘的人。而且能与这种人关系越密切越好。为什么呢?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道理大家都懂,其次,他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其一,人缘好的人他的朋友肯定不少,如果你与他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那么他的朋友自然也会成为你的朋友。这对于你迅速建立或扩大人际关系网具有巨大作用。其二,“人缘好”的人朋友众多,群众基础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有时你会感觉到,找这种人帮忙办一件事,要比找其他人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

2,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

由于时候已不早,俺明天要上课,所以这部分内容明天有空再上来写吧,人际关系有很多学问,以后再跟大家慢慢探讨,各位帮忙顶啊,要贴子沉了我会找不到的啊~ 找不到就写不了的哦:)

、学会与不性格的人打交道

(1)与性格不同的同事相处的要点:

人的一生,不各要和多少人打交道,现代社会,各种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增多了,人们的社会活动也频繁了,由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不同思想的人交往,自然,在这些人中就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那么,我们怎么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我们应该看到,既然别人与自己性格不同,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自然许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不同之处之后,不要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我们要承认差别,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就可能容忍相互间性格上的差别。

1、学会求大同,存小异。

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不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相同之处。比如,你若是一个性格平各的人,你给小李提意见,可能言辞不那么激烈,语气也比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刚强而倔强的同事,他给小李提意见,可能单刀直入,语言尖锐,甚至可能转而批评你,说你给别人提意见转弯抹角,是钝刀子割肉。这时候,如果你只看到那个直率的同事开展批评的态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样,觉得他太鲁莽,太不讲情面,你可能就会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来,如果你除了看到你们两个提意见的方式不一样之外,还看到他也和你一样,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真心帮助同事,这样你可能就不会觉得他粗鲁无情,而觉得他有难得的古道热肠,同时也不会计较他对你的批评。我们要是多看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就容易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2、要注意全方位了解别人。

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时代,家庭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经历,遭遇有关。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这样,你可能就会理解他,体谅他,帮助他,慢慢地,你们之间就会相互增进了解,甚至还可能成为好朋友。

3、注意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于对比明显,双方可能会很快发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发现了别人的短处之后,正确的态度是给别人指出来,帮助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爱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和睦相处,相互还会有所补益。

4、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

5、要注意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这不是指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也不是指那些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我所说的待人的别,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

三、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死板的人,唤起他的兴趣

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期望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进去没有。与这种人进行交往,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

遇到这种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能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个人都会有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2、对傲慢无礼的人,尽量少说

对付这一类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罗嗦,所谓“多说无益”。

3、对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题

与不爱开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为对方过于沉默,你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有好感。

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

4、对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们周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他的心思,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

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有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

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不懂或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5、对草率决断的人,步步为营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由于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由于“反应”太快,这样的人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或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下决断,如此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招到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

从事交涉,倘若遇到这种人,最好把话题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同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发生错误,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报告篇九

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修了沟通与礼仪,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沟通与礼仪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今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的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成员,惟有把个人的观念、意见、主张、情绪与感觉,通过文字、语言或肢体动作准确的表达出来,才能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说话是彼此沟通,互相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所谓说话就是为反应别人的思想,回答别人,而表现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言为心声",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感情,必须使用语言为媒介。不外是为获取对方的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意见。 所以,我报着这样一股求知的渴望,选修了这门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听了老师的课,在学习沟通学后,我自己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老师给我们讲了礼仪方面需要注意的,与人沟通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让我知道如何有礼貌得体的对待别人,与别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律己,要敬人,要宽容,要平等,要真诚,而且我们在礼仪方面要懂得适度,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例:开玩笑要注意对象与场合,也就是开玩笑要掌握分寸。

老师还说过:“在交往中,一定做到想别人所想,用自己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切莫去计较过多的小事。哪怕自己会吃一点小亏。正所谓吃亏是福,”要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一点,你就会对眼前的一些不快之事自会一笑了之。在长期的交往中,别人自会看到你过人的优点,也会愿意和你交往。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 老师给我们讲礼仪的时候从出生礼,洗三,到成人礼,婚礼,葬礼的一些礼仪,我觉得扩充了我的知识面。

在学了沟通之后,真的是学到了太多有用的东西。比如面试的要求,如何着装,化妆,面试的时候要说什么,如何站 如何坐 老师都给我们讲的很详细 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我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的意思就是面试的时候简历其实没有个人的仪表谈吐重要,我觉得真的非常有道理。

比如上班应该穿职业套装,参加晚会应该要穿礼裙,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在合适的场合穿正确的衣服,也能显示出自己的素质和气质。

五协调是指穿的衣服要与年龄、职业、体型、色彩的搭配和首饰相协调。我们学生的着装应追求朴素、自然、本色之美,忌过于追求时髦、夸张、超龄。我觉得现在我们学校里已经有很多学生穿的不符合自己的年龄了,穿的很暴露。这也有点不符合服装的五协调法则了。

还有一个着职业套装的“六不要”,1.不穿黑色皮裙2.不穿无领、无袖、领口较低或太紧身的衣服3.正式场合不光腿4.穿贴近肉色的袜子,不穿黑色或镂花的丝袜5.袜子不可以有破损,应该在包里带一双备用袜子。6.袜子长度也要注意,避免出现三截腿。

老师还和我们讲了女士的包里应该备一些什么,这里就又提到了上面讲的要备着一双丝袜 此外包里还要备着雨伞 晴天遮阳雨天挡雨 还有纸巾也是必备的。

老师还给我们讲了站姿的基本要领,基本要领是“五点一线”首先要头正肩平,双臂自然下垂,然后背直,挺胸收腰 提臀,其次,双腿要并拢直立脚跟相靠。身体中心放在两脚正中,微收下颌,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表情自然,稍带微笑。

站的时候手摆放的要求也是有讲究的。

站立时,双手可以置于身体两侧,或者右手搭在左手上叠放于体前,还可以双手叠放于体后,也可以一手放于体前一手放在背后。

女士坐着的优美的姿态是:身体端正两目平视、下颌内收、两肩放松、双手舒展或交叉轻放于双腿中部,并靠近小腹,双腿紧靠并垂直于地面或微微倾斜,双腿不能分开。

这些在以后我的求职或者职业生涯中都是受益一生的知识。我觉得选修这门让人受益匪浅。

看看当今社会,人际沟通参与礼仪无所不在,因为其对我们真的是很重要,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人际沟通与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总而言之,这是一门学习之后感到非常有意义的课!

相关范文推荐
  • 10-05 最新服装店社会实践报告(模板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为
  • 10-05 最新离职申请书简单的(大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 10-05 小学生无烟日演讲稿(模板5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 10-05 2023年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
  • 10-05 最新订婚宴父母答谢词(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 10-05 2023年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步打算(汇总9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
  • 10-05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8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
  • 10-05 小组活动实践的心得与体会(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10-05 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0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 10-05 最新教师年度考核总结个人 教师年度考核总结(精选8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